(资料图)
【本文来自《电影艺术不能完全“政治正确”,不能完全符合“主旋律”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宣传本来也是电影的功能之一,以宣传为主要目的的电影同样可以有很高的水平,比如早期从美国的“一个国家的诞生”到纳粹德国的“意志的胜利”,都是电影史上教科书级别的经典电影,是后世无数的电影工作者学习的对象。而且除了看门道的内行,优秀的宣传片也可以得到看热闹的观众们的赞赏,比如美国影视上最受欢迎的电影里面,“公民凯恩”、“美妙人生”、“阿甘正传”等大体上都可以归类为宣传片范畴。
影视作品就跟其他任何艺术创作一样,题材受限越小越具有发展潜力。没有必要歧视宣传片,也不应该用其他类型电影的审美模式来衡量宣传片,更没有必要对宣传片的角色进行伦理批判。当然,宣传片的特殊性导致电影资源容易过度向这类题材倾斜,这的确不利于影视艺术的总体发展。毫无疑问我国电影市场上宣传片的分量最高,这跟我们现阶段国情有关,未来还是应该调整这一比例,避免任何类型片“一统江湖”。
个人其实对国内电影题材最大的意见还不在于宣传片的统治地位,而是“怀旧片”的统治地位。中国各行各业在全世界最面向未来的程度最高,也是面临技术革新和社会生活变革的一线国家,影视文化市场上却是最“向后看”的国家,满屏幕的历史古装解放前后武侠战争的东西,憧憬未来的题材屈指可数,似乎影视从业人员都丧失了想象力和洞察力,这种文化产品跟现实世界的脱节很荒谬。各国传统文化中艺术家都是接近预言家的存在,艺术创作技能必须基于对生活和人性的敏感度和动态感知,也就必然对未来有所憧憬。当今商业文艺模式将艺术家群体整体降级为娱乐者群体(entertainers),这是很令人遗憾的事情。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3 港澳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